欢迎来到优加生活品牌官方网站! 注册 登录

18380335014

DIY匠人陶艺丨占一方土,寻一陶韵;觅生活之美,陶百态人生!

youjia 2022-11-09

成型

▽拉坯修坯△

拉坯——又称“走泥”,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

修坯——又称“旋坯”或“利坯”,是对手工拉坯而成的碗、盘、碟、瓶、杯等传统器型进行修整的一种工艺。

通常,修坯分为湿修和干修两种。

湿修是在坯体八成干时进行的,适合较复杂器型,操作较简单。

干修则是在坯体接近完全干燥时进行的,由于硬度提高了,对工具的阻力较大,容易引起跳刀,需要一定的技巧。

▽手捏成型△

手捏成型——最原始、最根本、最简略的方法,最能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手法和构想。

也是初学陶艺者体验泥的厚薄、软硬、干湿水平最根本的途径。

还可用雕刻刀等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时将雕像挖空。

▽泥条盘筑△

泥条盘筑——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大部分原始文明的陶器,都是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的。

因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工具,适合于初学者,并且趣味性也更高。

操作时,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制,该方法叫做单环盘制

也可以多跟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泥片成型△

泥片成型——将陶、瓷泥通过碾、拍或切割成片然后拼接制作器物的方法。

传统的紫砂壶,就是典型的泥片成型器皿。

▽泥球成型△

泥球成型——通过搓大小圆球,再进行有规律粘合的成型方法。

简便易学,又能构成一种独特的肌理效果,是学习陶艺的基本入门方法。

▽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先根据需求设计好模具,然后将调好的泥浆浇注到有吸水性的模型(一般为石膏模) 中,水分在被模具吸入后便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脱水干燥过程中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

因为模具制成后可以多次使用,极大提高了批量产品的产量,并因原材料损耗减少而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还可保证产品造型规整、统一,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

釉彩

▽釉下彩△

釉下彩——先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或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烧成。

烧成后图案封闭在透明釉膜之下,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纹饰经久不褪。

常见的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五彩(釉下青花+釉上五彩)。

青花——专指白地蓝花釉下彩瓷。

先用以钴为呈色剂的釉下颜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再罩一层透明釉,最后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釉上彩△

釉上彩——用彩色颜料在已经烧成的白釉瓷或单色釉面上绘画,然后入窑以低温(600~900℃)烧成。

常见的有釉上单彩(如矾红)、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斗彩等。

▽釉中彩△

釉中彩——也被称作高温快烧颜料,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釉面,1100~1260℃温度快烧,使颜料渗入底釉内,冷却后釉面处于半封闭状态。

其成品细腻晶莹、色彩丰富,阳光下可见釉层,抗腐蚀耐磨损,结合了“釉上彩”和“釉下彩”的优点。

▽素胚彩绘△

素胚——也叫生胚,瓷器在未上釉之前一律称为素胚。

除了上釉可以添加色彩之外,也可以直接用丙烯等颜料直接在素胚上描绘,适合儿童陶艺DIY体验。

烧制

▽一次烧成△

一次烧成——也称为“本烧”,将已经干燥的生坯掛釉以后(也有不掛釉的),装入窑内,进行一次烧成。

▽低火素烧△

低火素烧——用低温将已经干燥的生坯烧成,然后掛釉,再入窑用高温烧成。

还有一种是为了增加坯体的吸水性及其强度以便容易掛釉而不致于损坏,只将生坯烧到700-960℃左右,也叫素烧。

将素烧过的熟坯掛釉后,再装入窑内,按照一次烧成法进行烧成。

▽高火素烧△

高火素烧——先将坯体高温素烧(1260-1280℃),再进行低温釉烧(950-1050℃)。

▽苏打烧△

苏打烧——一种出现时间不长却很快吸引很多人关注的一种西式陶瓷烧成方式。

是由盐烧改进而来的陶瓷高温烧成方法,可裸烧 ,也可以装饰化妆土。

剥釉乐烧

乐烧——将上好釉的素坯放入窑中,快速升温至1000℃左右时,坯体被烧得通红,用火钳夹到放满木屑的铁桶内焖烧,然后投入清水中急速冷却,变成了釉色光怪陆离的陶瓷。

-END-

//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优加手作”,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diy手工加盟,diy教程